站住了脚。

要是搁在抗战前,打死阎锡山他也不会到古贤来的,因为这里和**占领的陕西宜川仅仅一河之隔。但是现在不同了,由于日军的疯狂进攻,陕西反而成了稳固的后方,要不是嫌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阎锡山就把第二战区司令部搬到宜川去了。

对于阎锡山来说,古贤是个福地。太原会战结束后,晋绥军实力大损,阎锡山跑到古贤,在这里收拢残部,喘了一口气,等来了刘一民收复太原。因此,日军第二次南下进攻,阎锡山就退到了古贤。日军重兵集团疯狂扫荡后,阎锡山又回到了这里。在这里又等来刘一民袭占天津、迫使山西日军精锐师团东调。阎锡山琢磨来琢磨去,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刘一民的教导师是抗日战场上的灭火队,每到危急关头,刘一民就会出手,一下打在小鬼子的咽喉上,让它不得不停止强大攻势。

阎锡山两天前已经接到了八路军教导师长刘一民要来拜会的消息。

说实话,这个时候他是不想见刘一民的。原因有两点,一个是前几天日军第一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通过阎锡山的老部下、伪山西省省长苏体仁联络,派来了一个叫大矢的中佐特务,拿着梅津美治郎的亲笔信来见他,现在还住在他的司令部。另一个是他已经得到了一丝风声,退到重庆的国民党内一些元老对**势力发展过快忧心忡忡,已经开始酝酿研究如何限制异党发展了。

刘一民这个时候前来拜会,让阎锡山有点摸不着头脑。按理说刘一民刚刚死里逃生,应该马上赶回陕西才对,怎么会想起拜会他呢?他和老汉没有那么深的交情吧难道大矢中佐到古贤来的时候走漏了风声、让**闻到了什么异味不成?

越想越觉得头大的阎锡山,没有理由拒绝刘一民拜会,只好命令沿途晋绥军部队周密护送,确保刘一民安全抵达古贤。

这天中午吃过饭后,阎锡山接到报告,刘一民一行天黑前抵达古贤。

阎锡山慌忙收拾起来,一会儿要穿长袍马挂,一会儿要穿晋绥军的灰色军服,一会儿要穿他的二级上将军装,弄得二太太徐兰森拿了这套拿那套,忙得脚不沾地。最后,还是五妹子阎慧卿心眼灵动,看透了阎锡山的心思,劝他还是穿上长袍马挂,以长者接待后起之秀的姿态,会见刘一民。

五妹子说的极好:“大哥别穿军装了,那样太正规。刘一民虽说军衔是中将,可人家的功劳在那里放着呢,早晚是要当上将的。再说了,上次在太原和刘一民见面时,他对大哥很尊重,大哥也和他称兄道弟的。虽说因为蒋夫人义女的事情闹得有些不太愉快,但现在那个陈瑶光已经牺牲了,而且刘一民还承认了是他的妻子,写文章怀念,这点过节早就揭过去了。这次啊,刘一民可是死里逃生,日本人不是都已经放鞭炮庆祝了么?连蒋委员长也已经下令各地的报纸都刊登刘一民的抗战事迹了,听说八路军的根据地连灵堂都搭建起来了。菩萨保佑,好在他没事,不然会把人吓死的大哥穿上长袍马挂,再备上一桌上等酒席,给他压惊。那刘一民看着象赵子龙一样英武,其实也是个没爹没娘的可怜人,大哥给他压惊,他一定念大哥的好,说不定还能帮大哥一把呢”

阎锡山听五妹子絮叨的可爱,想想也就笑了。前一阵子自己的晋绥军打的不错,连**人都承认自己是坚持团结抗日的模范。刘一民之所以来拜会自己,一定是他路过防区,作礼节性拜访。可不能把简单的问题想复杂了。

阎锡山换好衣服后,正要出门到村口迎接,副官就报告说大矢中佐求见。

阎锡山手一摆,烦躁地说:“不见,不见”

话音刚落,门外就想起了大矢那蹩脚的中国话:“阎先生,拒客大大地不符合中国人的礼仪啊”

阎-->>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